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 无威权令不行(1/5)

“六郎,是我大宋百姓,还是金贼胡虏?

想好了,仔细些回答杨夫子的问话!”

沉默一会儿,杨博将短马槊重重的顿在地上,大声喝问。

同时,也给了金六郎父女一个台阶。

壮志饥餐胡虏肉,算是一个解释吧……

将金兵呼为金贼,将河北路的签军称为奸贼,原因就在这里。

金兵、签军,蝗虫般一扫而过。

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留下的是吃人的历史。

将金兀术完颜宗弼,称呼为宗弼。

杨博是把这场战争,看成了一统的战争。

虽说无论是哪一个获胜,最终都要回归汉朔。

但血淋淋的历史,承载的是无数生民的哀嚎。

又岂是那么容易一翻而过的。

金六郎等人不救,来年或许就是签军的一员。

与其让他们继续在东京汴梁蹉跎,不如带着他们南归。

马槊顿地的声响,既是给金六郎的提醒,也是杨博在坚定自己的信念。

狗官也好、诤臣也罢,无非还是好好的活着。

金六郎可以作为臂助,彼此扶持着安全南渡。

选择自杨博进入金家寨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小夫子,都是带小辫的。”

金六郎的回答,杨博还算满意。

又顿了一下马槊,算是认可了他的答复。

这才示意女书史帮忙解去朱红兽面。

“六郎,那铁浮屠身份可查清楚了?

寨子里的明暗哨位可安排好了?”

朱红兽面虽说狰狞可怖,但带上之后多少有些憋气。

摘掉兽面的杨夫子,不仅呼吸顺畅了,在金六郎看来也很是和蔼可亲。

“小夫子知兵,就再好不过了。

小夫子威仪,比得当年的宗太尉了。

如今寨里人心不稳。

不如六郎追随小夫子,巡一巡营寨?”

看着带甲的杨夫子,金六郎的心里也充满了希望。

当年能守住东京汴梁的只有宗太尉了。

李纲罢相、宗泽老死、种家折戟、折家沉沙、刘光世害军、杜充祸民,最终汴梁城凋零。

四五年间,金六郎也看多了尘世起伏、人间惨状。

在他看来,守东京汴梁,贼配军们一个也不成。

不管是老种相公还是折家将门,不都在汴梁折戟沉沙了吗?

唯有知兵的文人宗太尉,才将一个东京汴梁,经营的有如汤池铁城一般。

那时节,汴梁城外,二十四道壁垒,十九处大军寨,沿河无数连珠寨,军民百万戮力同心。

至于那不是人种儿的杜充不提也罢。

不是他驱散城外义军,汴梁何至于此?

“巡寨?

此事可行!

只是我单人独骑可不成,六郎要凑足了仪仗呐!

先说说铁浮屠的来路。”

金六郎在追忆往昔,杨博杨夫子也在找那种颐指气使的感觉。

称呼六爷金六郎为六郎,倒不是杨夫子托大,而是手段。

不见堂下金六郎,已经幡然悔悟了吗?

脑中的史料不足,杨博正过着电视剧呢!

君子不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