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5章 难掩激动(2/2)



之前我们计划精度是控制在三千米以内,大家都很清楚,这个精度是很差的。

但毕竟我们基于的是苏俄的-2改造而来,与其说是设计,不如说是照着他们的思路练兵,锻炼人才队伍,造出来的-1和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距。

但有了蒙特卡洛方法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就单单是这一个方法,我有把握把精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

这还真没说错,原本-1试射成功后就没有后文了,因为这导弹天然存在缺陷,华国方面研发这个主要是为了锻炼队伍,一直要到-2才开始大规模列装。

中年男子长舒一口气,只有他清楚他们的压力有多大,“这样看来,苏俄那边的威胁要破产了。

钱院长,用新方法改进后的-1最快什么时候能试射?”

而原本正式列装的-2是在两个月后决定下来的,而这个时间点华国已经知道毛子单方面撕毁专家合作协议,1390名专家将陆续全部撤走。

“半年,最多半年,半年后一定把能够实战运用上的-1完成试射!”钱学森同样了解内情,很多报告他都能看到,很清楚现在面临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不蒸馒头争口气,没有苏俄专家又怎么样?你们会藏一手又怎么样?我们照样能造出比-1更好的导弹。

他打断道:“但我总感觉林教授还给了我们一点别的惊喜。

等小张把我的笔记本拿回来之后,我才能确定是什么惊喜。

不过我隐约有预感,这个公式用我的数据代入后能够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钱学森已经走到了黑板面前,面前一共12张黑板以四乘三的方式占据了一整面墙。

通过轨道滑轮来上下拉动黑板,让自己想看的内容移动到最下方。

哗啦哗啦,滑轮摩擦轨道的声音在深夜的科委办公大楼里异常清晰,不过在场的所有人没有觉得这声音刺耳,反而希望钱学森真的能从这些密密麻麻的公式中发现点什么。

“院长,我带来了!”张可文气喘吁吁赶到科委大楼,一分钟都没敢耽误,全程车接车送,自己也是一路狂奔。

钱学森一个箭步冲上去从张可文手里拿过笔记本,飞速翻阅后找到了他想要的那一页。

然后钱学森站在刚被他挪到最下方的一块黑板前,死死盯住黑板,紧锁着眉头,手在笔记本上疯狂计算:

“没错,就是这个!

果然如同我预料的那样,林教授这一组线性方程果然蕴含了这层信息!”

/kejiruqinxiandai/4633679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cxzz958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