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登基称帝约兵权(1/2)
种师中觉得,现在正是嬴政登基的大好机会。>
就目前以嬴政的作为来看,他做皇帝,太原城还能被抢回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因为清君侧除奸佞一事,二帝驾崩,如今大宋群龙无首,还请殿下速速登基吧。”>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劝说着,嬴政听来听去都是那几句,打不动他。>
可是李纲忽的说了句,“殿下可知,如今勤王大军已经在路上了,缺乏补给,汴梁城中收到的信函已经堆积到了多达百封。不仅如此,还有全国各地的事情,奏章若是三日内得不到批复,周围地区的守将和文官都会人心惶惶啊。殿下不是说攘外必先安内吗?”>
嬴政听到奏章,只觉得手痒。>
他已经一千两百年没碰过奏章这玩意儿了。>
只是他叫来这些将军,可不是听他们说这些的。>
“我愿意今日就登基。”>
嬴政忽的道,帐内顿时一片安静,人人脸上浮现出喜悦。>
此时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张若水上前点了蜡烛。>
种师中作揖,“此为我大宋之幸。”>
“但是有一件事,我要提前与诸位将军约定。”>
众将互视,不明觉厉。>
“还请殿下明示。”>
“虽然我等已经清君侧,可是我知道,宋人的阵营中,还是有许多人想要求和,此事已经关系内政大局,不可不正视。但是如果把抗金之事和大宋内政掺和在一起,恐怕过去发生的事情,之后还要再发生一次。”>
“自汴梁城被围四十日以来,真正赶到汴梁城周遭对金人形成威慑的,只有西军和两湖弓弩手两支主力军队。而率众清君侧,除奸佞者,也是这两支军队。诸位将军捍卫大宋的决心,我都明了。这些时日住在军中,我也知大宋士卒们的心情。大宋绝不会议和!”>
“今日召集诸位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为了顺利进行抗金,我意欲单独成立军机营。只要在军机营麾下的将领,只听兵马大元帅的号令,不参与朝政。但是我在这里向诸臣允诺,朝中诸臣议政也不许议论抗金事务。”>
众将听了,自然都心中惊讶。>
看着康王年纪轻轻,但是没想到居然还能想出这样好的办法。>
这样不就是切断了那些文臣的后路,不让他们参与军事了吗?>
从大宋建国以来,这种情况几乎是头一遭。>
种师中听了,顿感大宋的前途一片光明,当即泪流满面。>
这是少年康王给予他们这些勤王军充分的信任,绝对的权力,所以才会这么做。>
“殿下英明。”>
众将自然齐齐作揖。>
这十几个铁汉们的呼声,响声极大,把一些昏昏欲睡的文臣、太学生们给吵醒了。>
帐外,大部分文臣都傻了眼了。>
把武将召入,单独晾着这些少宰郎中在外,在宋朝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郑望之在侧帐里坐着,他撩开帐子,见到嬴政的大帐内亮堂堂的,帐内则是十几个高大魁梧的身影,都穿甲戴盔的,很明显都武将。>
而帐外,一群文臣候在外面,恭恭敬敬,面色僵硬。>
少宰吴敏、户部尚书聂昌,御史中丞陈过庭、虞部郎中汪伯彦等都在外面。>
郑望之预感到大事不对,想起早些时候康王对自己说过的那件事,就连郑望之都手心里捏了一把汗。>
郑望之这才明白,为什么康王迟迟不入汴梁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