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外殖民之始(2/4)
,那甲板上的人袒胸露乳,彪悍十足,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的样子。>
只是船上的这些人看到铁甲舰,也惊呆了,一个个手忙脚乱地转动风帆,想要逃离。>
楚歌不由好奇道:“长江入海口,怎么会有海盗?”>
李儒眯着眼睛看了一下,向楚歌道:“陛下,这些人应该是大明郑家的人。”>
郑家?>
郑芝龙。>
郑成功吗?>
楚歌恍然,郑芝龙时期的郑家,确实依靠大海,既跑商,又不时扮演海盗,黑白通吃。>
只是让楚歌奇怪的是,看那些船只航行的方向,分明是朝着原宋地的江南地区而去的。>
“他们这是做什么?”>
李儒道:“这段时间时有难民南下,看样子,郑家在做行脚商人。”>
“难民?可是长江以北的明人?”>
“是的,陛下。”>
楚歌道:“跟我说说大明的情况。”>
李儒整理了下思绪,道:“前些日子,细作传来情报,说是李自成已带兵进入地区……”>
李自成带兵进了?>
楚歌一愣,一段时间没关注其他地方的情报,想不到大明就要进入这阶段了。>
李自成带兵进,那么崇祯想来也快要上吊了。>
崇祯上吊,代表大明亡国。>
可李自成也没讨得好处,这些起义军虽然推翻了大明朝,可也算给大清做了嫁妆。>
想到大清朝,楚歌就觉得不爽,这个朝代算是中华名族最屈辱的朝代之一了。>
“文若,若朕想出兵大明,粮草可有余?”>
甲板上的荀彧一愣,陛下怎么心血来潮,突然想再次东出?>
之前不是说好年内除了北方和金人的战事外,不再对外用兵吗?>
按下心中疑惑,荀彧开口道:“陛下,如今粮草大都已救济各地百姓,若想对外用兵,需等今年的秋粮收货之后。”>
郭嘉道:“陛下想对明朝用兵?”>
楚歌点头又摇头道:“明朝已日薄西山,不用我们动手,都要亡国了,朕只是不想我中原国祚落入草原之人的手上。”>
“陛下是说那些清人?”李儒道。>
楚歌点头:“是的。”>
李儒有点奇怪,以之前的经验看,清人南下灭掉明朝后,他们大乾再出来收拾残局,不仅能得民心,也劳而不费,不是更好。>
这样想着,李儒当即问出了自己的疑问,荀彧和郭嘉也同时看向楚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歌哑然失笑,挥手道:“也罢,是朕想茬了,万事不可圆满,既然粮草不济,就按原来的计划,来年再东出不迟。”>
三人点头,不再追问。>
楚歌又道:“虽然我等没余力东出,可若有难民渡江来投,你等也一视同仁,就近安排在江南地区,来年好行耕作之事。”>
“是,陛下。”一众官员连恭敬应道。>
一路西上,楚歌特意让船靠北岸而行,沿途中,他不是看到北岸的人拖家带口,想坐船渡河求生。>
见到这种情况,楚歌能想象大明地区必定遭灾严重。>
“不知幼平有没有找到地方,替朕带来好消息?”>
楚歌虽然让科学院发明了不少的耕种道具,曲辕犁、水车,也让农学院的人教导百姓精耕细作,用农家肥肥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