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卒归乡(2/2)

建公塾,供乡间子弟认字读书所用。

乡中有名望者皆是认为这乡间子弟乃是乡间小氏族的子弟,谁知晓到了最后,也是让他们犯了傻,原来这乡间子弟乃是包括乡间所有的十岁以上的稚子,包括那些乡间名望者往昔视为泥腿子的贱民之子。

这也是让驿站长吏和乡间三老,心中泛起来了嘀咕,泥腿子不都是应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么,怎么还会让他们读书识字。

但是看着驿站长吏一头雾水,乡间名望者也是无可奈何,先前便是听过这般风声,因为大秦的战事连连,并未推行开来,但是如今一副大张旗鼓的模样,尤其是明令要求各地的驿站拨出来一部分钱粮,修建公塾的时候,众人便是已经明白了,朝廷推行公塾,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乡间先贤本想着借着自己的名望,压下拨出的钱款,最后再以公塾建筑不够,阻止那些泥腿子子弟入学,却是没有想到,大秦史上最为浩大的裁军已经是开始了。

大秦军队几乎是三分之二的士卒都是被裁撤回乡,至于隶民,则是尽数遣散各自的城邑之中,或是凭借战功擢升为秦民,或是继续作为隶人。

这些曾经为大秦的征战沙场的士卒,多是来自平民家户,也就是乡邑老氏族曾经看上去的泥腿子,谁能够料到,原本以为死在战场之上的泥腿子,此时此刻摇身一变,凭借着战场立下的战功富贵还乡。

这些士卒因为在乡间经历了同生共死的袍泽之情,一般临近乡邑的袍泽都是有联系的,因为乃是秦军士卒回乡,也是有了底气,彼此之间也是有了照应。

淯阳一乡邑之内,有着老氏族欺压着一名秦卒之家数年之久,这名秦卒回到了家乡,手持三尺横剑,直接是冲进来老氏族的宗族祠堂,这老氏族数十号男丁却是无一人敢阻拦,任其报复之后,还是起了报复的心思。

谁知晓次日,这名秦卒的数十名袍泽皆是前来助阵,将这名老氏族全族上下百余口尽是拿下扭送官府,以欺辱秦卒之户问罪,据说还是惊动了宛城方面,最后这名老氏族也是落得了举族流放陇地的下场。

这件事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随着大秦这些士卒的回乡,亦是让众多往昔在乡邑之中一手遮天的老氏族知晓,这些曾经是在大秦旌旗之下浴血奋战的秦卒,已经是成了大秦乡野之间新兴崛起的新势力,一名最为普通的秦卒,因为其身边的袍泽以及身后隐现的大秦旌旗……

这些曾经是在乡邑之间呼风唤雨的老氏族亦是知晓……大秦的乡邑是要变天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