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5章 上官氏族(1/3)

国公夫人闺名上官慕柔, 性子却与“柔”字没有半点关系,在这京城里头, 说起母老虎, 头一份是晟王妃,其次,便是这位上官家嫡出的国公夫人。

上官家在前朝时不过是普通的文吏, 但是运气不错,把女儿嫁给了还是三等武将的先皇,后来先皇黄袍加身, 上官家也一直追随其左右, 凭着这份帮扶之恩,哪怕发妻出身低微, 太宗皇帝仍是把后位给了她, 上官家也跟着水涨船高, 成为京城第一世家。

先皇在位十多年,只动过一次废后的心思——那时他发现,两个嫡子都不成器。

嫡长子便是如今的庆宗帝,资质平庸,性情唯唯诺诺,没有半分帝王之才, 嫡次子乃是晟王爷, 只传承了先皇的武学天赋, 行军布阵, 上阵杀敌是个中好手, 让他握笔杆,不如砍他几刀来得痛快。

太宗皇帝,一生豪气峥嵘,万里山河尽在其铁蹄之下,不曾想,两个嫡子谁也没本事守住这江山。

并非他杞人忧天,彼时大邱建立不久,朝堂不稳,民心散乱,前朝余党更是在四处逃窜,整天钻营复国大计,他一咽气,顾氏江山必然要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而他留下的那些旧日功臣,他活着,他们听话,等他闭了眼,懦弱的太子难以掌控,晟王爷胸无点墨,更不必说。功高震主,只会酿成大祸。

这两个儿子,若守不住,要么做亡国君主,要么被把持朝政,做个傀儡皇帝。

太宗皇帝觉得他们是守不住的,不说别的,就是他们的外祖家,京城第一世家上官家,他们就斗不过。

大邱王朝必须姓顾,不能姓上官,或是别的。

刚好那时贵妃的儿子很是聪慧,文韬武略样样都好,他想改立这孩子为储君。

想换储君就要废后,汉人认嫡子,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他希望未来的国君是正妻出身,不至于被后世史书诟病。

褫夺凤位不是小事,而是国之大事,势必要经历一番坎坷,可他是开国皇帝,文武百官人人忌惮他,陪他打江山的武将各个听他的话,朝堂也是他的一言堂。

皇后眼看被废除,终日以泪洗面。就在此时,上官家的掌权人忽然觐见。皇后的老父,上官严跪在乾正宫的大殿之下,只说了一句话。

“臣老矣,愿回乡。”

皇帝沉默良久,蓦地从龙椅上起身,亲自把他扶起。

他握着上官严的手,亲切问道:“国丈的身子尚且康健,怎么就要弃皇后和太子于不顾,狠心离去了?”

上官严知道这交易是成了,抹了一把老泪,声泪俱下道:“陛下,臣未尝不想侍奉在陛下左右,只是臣年岁已老,如今连提笔的力气都没有了,未免辜负陛下期望,好在陛下身边人才众多,臣也可以安心离去,做个乡下的垂钓老翁。”

太宗皇帝又劝了几句,上官严指着一旁的蟠龙浮雕柱,道:“若是陛下不应允,臣现在便就自绝于大殿之上,来世再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好过留在朝堂上,老眼昏花做出有害社稷之事。”

太宗皇帝这才含泪应允。

君臣两个演完一出好戏,一个留下淡泊名利的清名,另一个留下善待功臣的好名声,次日上官严便携家带口离开了京城。

一直到先皇驾崩,太后把娘家的嫡亲侄女指给了越国公家,一来让上官家重回京城,二来与莫家联姻,有利无弊。

可如今,两家联姻的子嗣没了,这位国公夫人又疯了,结亲反成了结仇。

叶重锦问:“你说她疯了,是怎么个疯法?”

夏荷正待解说,忽然瞧见安嬷嬷虎着脸走进来,吐吐舌,不敢说了。

小孩白皙的面颊如脂如玉,微微一凝,捋了捋自己的头发,朝安嬷嬷撅嘴道:“嬷嬷今日来得晚,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