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3章 归来(1/6)

正如叶岩柏所推测, 不过三两日, 庆宗帝病重垂危之事便瞒不住, 暗流涌动的京城,开始真正陷入夺嫡的争斗中。

因太子在外征战多年, 许多人已经不把他放在眼里,皇后虽在,但她娘家唯一的哥哥不争气,混了这么些年,还是个微末小官, 根本帮衬不上。

明王在朝中根基不可谓不深,他十五岁旁听朝政,如今已有十来年, 又占了“长子”的名号, 六部中礼部与吏部是他的人,因此圣上这一病, 改立明王为太子的呼声越高。

好在有叶岩柏在前面压着,否则那一册册的奏折入了庆宗帝的眼, 还不把他活活气死。

他翻开几册奏章随意扫了两眼, 无非说太子“无功无德, 只有莽夫之勇”,难当国祚。

叶岩柏嗤笑一声, 虽然他也不喜欢顾琛, 却也不敢说, 那位殿下“只有莽夫之勇”。

前朝尚未建立之时, 中原曾分裂为十国,此十国尚为一国时,塞北荒漠之地便有了北鞑之忧,三朝统共六百余年,多少将领有心平定北方,但都失败了,败给了北方严酷的天气,还有如同鬼神造化的地势,就连孟老将军,也只能守在庸安城,望北兴叹。

明王的舅舅朱巍,为何战败而归,不是因为打不过鞑子,而是他自以为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深入荒漠追击敌人,使得五千将士有去无回。

那片荒漠葬送了不知多少血性男儿,黄土下埋了不知多少白骨,六百年间,征服了它,且全身而退的,只有太子殿下率领的北征大军。

这几年从塞北陆续回来一些征丁,说起孟将军的勇猛,说起刘军师的神机妙算,还有别的将军的英勇事迹,皆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提起太子殿下,却是露出敬畏又惧怕的神色,不敢多言,只说:追随太子殿下,乃此生之幸。

那样的人,又怎会是一介莽夫。

叶岩柏翻了翻,在这些奏折里,看到了越国公府的折子。

略扫了一眼,却是哭笑不得,晟王爷见他面露异色,翻开一看,也笑了,说:“当年追随先皇打下大邱江山的功臣里,唯有越国公和镇远侯的爵位是世袭继承的,可见先皇对两位先辈的爱重,本王年少时,还曾在此二人麾下做过先头兵,甚为敬佩,不曾想,他们去了,留下的两个儿子却一个天一个地。”

叶岩柏垂眸,笑道:“的确如此,实乃云泥之别。”

其实相比越国公与镇远侯,先皇最爱重的是大将军孟霆威,可惜他手里握着十万兵权,因怕伤了君臣情分,先皇没有夺他的虎符,但也不能给他爵位,否则一代传一代,大邱的江山,日后不知会在谁的手里。

现在孟老将军去了,虎符暂时在太子手里,但实际是握在皇帝手里,若是新帝即位,虎符便会被勒令收回,届时顾琛不上交,便等同于乱臣贼子。

晟王爷道:“那陆凛不到而立之年,大理寺在他手里,竟压了刑部和京兆府一头,就连本王也自愧弗如。前些日子,京兆府尹来刑部找本王,说要和本王一道整治大理寺,给陆凛一点颜色瞧瞧,结果,被本王派人给打出去了。”

叶岩柏失笑,道:“王爷最厌恶这些把戏,京兆府尹却是找错人了。”

晟王爷道:“本来么,这办案查案凭的是各人本事,本王不好此道,皇兄让本王管刑部,本王才勉强去的,既然那陆凛喜欢查,案子就都给他好了,本王白拿俸禄,还乐得自在。”

说到这里,他却是哼笑一声,道:“相比之下,越国公就差了太多,年纪一大把,家里那点事闹得人尽皆知,长子死得不光彩,一个出自名门的正妻,硬是被他给逼疯了,太后对他不满,上官家更是视他为仇敌。现在,京里这样乱,聪明人都知道明哲保身,他却拼命地蹦跶,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贤王的一条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