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8章 翻车(2/4)

夫人告状了。”

“……”

叶重锦伸手接住,抿了一口,哼道:“翅膀硬了,敢威胁主子,改日找个丑男人把你嫁了。”

夏荷知道他在说笑,只赔笑两声,并不在意。

说起婚事,叶重锦又想到罗家与柳家的联姻,柳知周不是喜好权势之人,一向以做实事为基准,所以,他会同意这门亲事,让叶重锦有些意外。

到金光寺,叶重锦下了马车,对夏荷道:“我去找师父,你在寺庙里逛逛,若是实在无聊,就去抽签问问姻缘,金光寺的签文很准的。”

夏荷闹了个大红脸,目送他离去。

入了后院禅房,一个小沙弥朝叶重锦微微颔首,道:“长生师弟,你可是来寻师父的。”

“忘忧师兄,”叶重锦回以一礼,道:“我先前从师父这里借了一本古籍,此行正是为了归还。”

忘忧道:“师父昨日已经云游去了,他临行前,嘱托贫僧转告你一句话。”

叶重锦道:“师兄请说。”

忘忧道:“师父说,你所困惑之事,乃是因尚未发生,亦有变数,故而无法测知。坚守正道,方为解决之法。”

言罢,双手合十,又是微微颔首,洒脱离去。

叶重锦轻轻一笑,无奈叹道:“坚守正道,只是……何为正道?”

前世,他上为社稷下为黎民,问心无愧,难道是邪道?今生,他独善其身,远离庙堂,又是否是正道。

======

七月上旬,相府在宴客厅设立讲堂,叶老爷子开始为期十日的讲学,大邱的名仕几乎齐聚京城,堪称史无前例之盛况。

被文人雅称为“十日学”,载入史册。

老先生虽然久未授课,但其学识非常人所能及,引经据典,字字句句发人深省。但因只设了百余席位,许多没有邀请函的文士,甚至在相府门前幕天席地而眠,只盼抢到一个旁听的机会。

朝中不少官员,甚至托病不上朝,只为在相府聆听教诲。

叶家人,“传道授业”,似乎早已成为融入血脉中的本能,老爷子隐退这么些年,再次坐在先生的席座上,与学生谈论诗词文章,日益衰颓的身体,竟渐渐焕发生机。

叶岩柏立在屏风后,望着老父神采奕奕的模样,心中很是感慨。

叶重锦小声道:“爷爷想回津州。”

叶岩柏轻叹一声,抚着儿子的脑袋,道:“就快了。”

当初他与先皇约定,辅佐新帝稳固江山,其后可自行决定去留,如今桓元帝有经世之才,朝中又人才济济,只需稍加辅佐,至多两三年,便能心安理得离开京城。

只盼父亲再等他这两三年。

“十日学”结束后,京城再次恢复了风平浪静,但也只是表面上,内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其一,老爷子主张将即将绝迹的古籍,古文字,多留下抄本,供后世阅览,因此许多原本不为人知晓的古籍,得以重见天日,一些古文字,外来文字,也渐渐有人开设学堂传授。

其二,老爷子主张文武双修,他以为武学并不粗鲁,反而可以强身健体,文人与武人,本不该为仇敌,而该相互学习,互补共进。朝中叶氏门人弟子颇多,将弘文先生的话,视为圣人之言,朝中重文轻武之风有极大改善。

其三,便是登基不过三个月的桓元帝,从先前人人惧怕的冥王,成为万民敬仰的君主。

老爷子并不刻意褒奖朝廷,却道,新帝年纪虽小,却有些地方,令他这耳顺之年的人,自愧弗如。

只略微提了一些,剩下的,不必他去说,自然有的是人替他说。

陛下在塞北时的有勇有谋,屡立奇功;陛下在朝中受人构陷,反而以德报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