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1/2)
所有人都被《宦海》的下部《权柄》给迷住了眼睛, 但是随着故事情节进展, 又重新掰回了《文魁》。没措施, 《权柄》那更加魄力雄壮、宽广无比的世界是很吸引人,可是追了这么久的《文魁》要大结局, 这怎么能不关心呢!
一部大结局的关注度有多大不用赘述,有很多人追看, 中间累了、不追了, 但是等到有一天知道这本要大结局了,还是免不了往看一看当年那个故事到底怎么扫尾。
怎么扫尾...这实在是早就断定了的。
意料之中, 或者说水到渠成, 主人公林峥自己给力,再加上有嘉靖天子这个大背景撑腰, 会试和殿试自然连战皆捷——说到会试和殿试,连翘当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会试和殿试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不过这么受人关注的事情, 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自然是有流传的。再加上连翘本身对科举测验的懂得, 倒也写的没什么问题。
重要是连翘所写的‘大明王朝嘉靖年间’, 这个谁知道是哪个朝代!既然已经是虚构了, 哪里有一些不对不是很正常?只要这个虚构并不是无稽之谈,让读者看来像是那么回事, 那就足够了!
‘十年冷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是天下读书人的心声。
故事写到当朝首辅在正殿之前对下首所有参加殿试的学子宣读测验成果,明明知道作者会安排的妥妥当当,读者还是忍不住提起心来。
赐同进士、同进士、进士, 而这里的进士就是所谓的一甲进士!探花、榜眼,以及代表华夏读书人自有科举取士之后上千年的终极理想,状元!
“新科状元...林峥...”
实在关于林峥可不可认为新科状元,负责殿试的官员是有疑虑的。林峥的文章的确不错,但是这个不错实在就是前十名的程度,进个一甲就不错了。甚至有人感到他年纪小,长得也不错,正合适做探花郎。
这个时候早有得到天子意思,打前哨战的官员开口。
“这林峥么,固然不见得在这些美质良材中独占鳌头,但他有一个利益。据我所知,他自进科举一道,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全都是一次都过,而且每逢测验皆取第一!这便是时也命也了!若是取他为本次状元,那不是‘六元及第’?试问哪朝哪代有这样的事?这正是文曲星下凡!”
文曲星下凡有什么利益?当然有利益,这对于官员来说就是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自从有了董仲舒‘天人感应’那一套,一些事情就有了自己的解释。为什么这些年风调雨顺,那是天子做的好,所以天助人和。
为什么满朝文武众正盈朝?那是由于君王乃贤明之君,君正则臣正,君贤则臣贤,这种封建社会再正确不过的政治观点,这有什么问题吗?
而现在涌现了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六元’,请问这不是文曲星下凡,那什么是文曲星下凡?既然是文曲星下凡了,那么又是什么帝王才当的起文曲星特地下凡辅佐...自然是旷世明君啦!
这推理,通情达理,没弊病!
这个理由一说出来,很好很壮大,所有人都几乎没话说,只拿眼睛偷看几个大佬...大佬们能有什么意见,走到他们这一步根本不会畏惧一个有‘文曲星’名头的子弟。他们现在的身份已经能够秒杀一切的潜力股了!说到底当官还是得熬,即便是出发点高成这样,没有个一二十年,也尽对熬不到部堂级官员。
而这些能混到大佬的,大多年纪也不轻了,先不说测验厉害不代表做官厉害,就算对方有本事能混出头,等他出头了也是不知道多少年后了。那时候他们早不在朝,想那么多做什么!
于是几下商量,又有天子点头,林峥自然被点为新科状元,然后由天子御笔亲批。
连翘向一些根本不懂科举的人揭示了科举测验背后的博弈,这些在后代的人看来不过就是须生常谈而已。各种文教类的节目,甚至科举类早就已经普及的清明确楚了。但是在古代,这种事情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知道的则不会随便乱说。
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科举的人也不见得知道这些,更不要说对科举如同看云雾的吃瓜群众了。
哦哦哦,本来神圣无比的科举是这样运作的吗?固然糊名封卷了,但是还是有很多门道。而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可以这么决定对学子们来说重要无比的名次——有的人由于名字不好而打落下一等,有的人则是由于身上自带典故,所以好的名次也来了。
林峥这种由于前面‘五元’得手,所以想要凑个六元,制作祥瑞的还算过得往,毕竟人家要是没有前面的‘五元’,哪里来的最后的状元!更草率的是第九名的考生,由于其父亲曾经为探花,所以提前到第三名,这是为了‘父子双探花’的佳话。
不要认为科举真的那么严正,大佬们就真的那么不接地气。实际上为了玉成某些佳话啊、美名啊、好兆头啊,科举是可以这么来的。
前面科举写的何其郑重,每一个学子无不为此殚精竭虑,而每一个相干的官员也战战兢兢。测验之前,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小姐别虐了,沈总已被虐死
狂探
[综]我想吃粮
一把砍刀平大唐
倾世兵团
极品小巫医
修仙琐录
文壕
为爱狂战天下
地府现代化,阎王找我烧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