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藏古不富(2/4)
以及还有邮票市场坐庄倒手来的小钱。>
他这一个月,平均十万块的收入是没问题的。>
完全可以说是当今京城的首富,跟家里有印钞机差不多。>
而其二,他也并不认为自己会对这些死物件那么执着。>
在他看来,自己本就是个市侩人,没那些风雅之人的对古玩的痴迷。>
买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卖的,样样都是炒作的筹码。>
怎么也不可能当个死守金山的傻子啊。>
可问题是人算不如天算。>
现实中,他还恰恰就变成了这么个大傻子,这两样毛病他一个也没躲过去。>
在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太过自大了。>
他既没有想过,人生总是会出现自己预想不到的情况,计划会赶不上变化。>
也忘记了人的贪心是无边无际的呀,永远会高于人的能力。>
旁的不说,像乔万林这次为他打开的工艺美术行业的库存大门,就让他又感受到了罗锅上山的滋味——钱紧哪。>
这笔账要详细说起来,是这么算的。>
原本春节过后的时候,为了买印石,宁卫民就把去年积累下的五十万花了个精光。>
那么再要现钱,就得靠他重新积累了。>
后来四月份的时候,见到了孙五福。>
为了安置人,开张收敛旧货,他又前后出了三万块的本钱。>
然后就到了筹备饭庄的日子口儿了。>
原本他手里捏着这三个月挣得二十七八万,还觉着满富裕呢。>
认为加上六月份的收益,小四十万,用于帮衬一把饭庄子已经足够。>
可结果一干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首先就有许多意料之外的开支,斋宫的施工费也多掏了两成。这就十八万没了。>
其次就是跟着乔万林转悠个个工艺品厂为饭庄买适用东西。>
什么印刷厂、证章厂、宫灯厂、料器厂、珐琅厂、烧瓷厂、京城工艺品厂、金工艺术品厂,木艺雕刻厂……>
这一圈兜下来,他是真没想到,这些厂子库里的好东西太多了。>
而且都是外面轻易见不着的便宜货。>
那别说合资饭庄上的钱花了个七七八八,就他自己的钱全贴进去,也就是将将够用的。>
偏偏当他认为该买的都买齐全了的时候,又看见报纸上刊登了港城大导演李韩祥来京拍摄《火烧圆明园》的消息。>
这又让他一下子想到了硬木家具投资热起来以后。>
别人无论是提到“吃了唐僧肉”那个“紫檀大王”的发家史,还是说起那位港城导演李韩祥的私人家具收藏,全都离不开的京城硬木家具厂。>
更没想到的是,他跟乔万林一打听,居然这京城硬木家具厂同样是区里的厂子。>
敢情那就是过去“龙顺成”改的名儿啊。>
那不用说,随后就跟着又去了一趟。>
果不其然,库里全是“运动”时候抄来的硬木家具。>
而此时的京城硬木家具厂因为开支困难,正在向各学术团体、机关、学院和文化艺术部门写信发函,以相当低廉的价格推销该厂三十年来收藏的老家具!>
当宁卫民亲眼目睹,光黄花梨和紫檀的架子床就有好几十个,桌椅板凳不计其数,各种残件堆积如山的场面。>
甚至就连马老师在节目里推崇过的“明黄花梨带托泥台方座”和“清康熙紫檀雕螭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