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藏古不富(3/4)
纹大画桌”全在眼前的时候。>
当听说一对黄花梨圈椅,只卖五十块钱的时候。>
试问他还能不急眼啊?>
他这时候是既庆幸又着急。>
庆幸的是,这库里的家具还没被别人看过呢。>
好东西全在,他应该是第一个吃肉的主儿,这点确定无疑。>
可急的是,他要买下来,想成功截别人的胡,那厂子开价至少四十万啊!>
他钱都花秃噜了,手里就有个万八千的过日子钱了,一时半会去哪儿筹这么一大笔钱去啊?>
卖一些东西吗?>
别说他手里的东西这时候卖了都很亏,一时间也卖不出这么多钱啊。他的事儿可是急茬的。>
好家伙啊,那真是溜溜的为了筹钱又着了一通急。>
最终不得不再次仿效两年前买近代字画之举,四处举债借款。>
也多亏康术德、张士慧再次倾囊相助,给凑了八万。>
公司同事们对他的信用度和好感度已经提升不少,借了他八万。>
而且这次还有了罗广亮和他那伙子小弟兄们给凑了六万。>
最后再加上应该给付服装厂拿货的一笔款子,他求人家推迟俩月账期。>
最用又用了合资饭庄名义进行担保,跟硬木家具厂说好十万尾款仨月之后再付。>
这才算勉强凑上四十万买下来这批硬货。>
说真的,这小子的急可着大发了。>
和上次买近代字画一样,人又瘦了一圈,最后又变成一屁股债了。>
事后,连他自己都骂自己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得陇望蜀,永不知足。>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啊!>
不说亏心的话啊,这事儿换谁,谁能看得开大撒把,不知难而上啊?>
这都是错过这村就没这店的大好事,他没法再眼睁睁看着这些好玩意被别人买走。>
当然,或许有些人认为,似乎好些钱是没必要花的,全是宁卫民大手大脚之故。>
他本可以不必这样的贪心,也就不会这样的窘迫。>
就比如他修四盏宫灯的五万五,给“葡萄常”复产投的三万块,给刘永清做开窑烧瓷出的六万八。>
从性价比上看,他所花的这几笔钱。>
远不如他之前买邮票、字画和印石更划算,显得傻气,甚至算亏本。>
可问题是宁卫民也是真心觉得这些好东西,这些好技艺,就像濒危物种一样不应该就此消失泯灭。>
他真的痴迷于这些工艺美术品的美。>
这些东西蕴含的智慧和趣味,其实远比古玩、字画、瓷器、印石更能打动他。>
因为够直白,离生活是这样的近,随便谁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彩。>
但相当可惜的是,这么多美得匪夷所思,让人不能不拍案叫绝的东西,是需要那些极为复杂很难掌握的传统工艺美术技术才能制作出来。>
偏偏正因为我们国家经济的窘境,找不着市场定位,这些技艺正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境地。>
他能肯定,如果自己不伸把手掏这个钱,今后一定再也见不着这些东西了。>
他还就想着试一试这些东西保护下来,看看今后究竟会有何不同。>
这也能算贪心吗?>
宁卫民不知道。>
反正就因为做了这几件贪心的傻事,才让他无比快慰,睡觉反而踏实。>
穿越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