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管不住手(2/7)
保证了香火鼎盛。>
四月间,京城人讲究去妙峰山的庙会。>
因为路远,人们出了西直门就得骑驴,坐趟趟车,就跟春游似的。>
沿途除了看春光无限的风景,打三参过茶棚,看一路磕头的虔诚香客,还能见识到十里八乡踩着高跷,抬着杠香,敲锣打鼓赶会的“老会”。>
那都是练家子,而且彼此爱斗气。>
虽然按规矩“老会”间得相互礼让,可鸡蛋里挑骨头不容易吗?>
说你礼数不周,就能打起来。>
所以往往这一路上就能看见好几次“武术交流”。>
在许多百姓眼里,只要不是鼻青脸肿上山的“老会”,那都不是好汉。>
不过上山之后就得一团和气了,谁也不能再动手,哪怕不情愿。>
否则“拴会的”会很没面子,就会出面“管教”。>
想想看,但凡能组织赶会活动的人,不但有钱,而且得戳得住,那都是各方大豪。>
五月间,京城人又该去卧佛寺庙会了。>
奔那儿除了能看哼哈二将,四大天王,更主要是去摸卧佛。>
京城有个习俗,人哪儿不舒服就摸卧佛哪儿,头疼摸头,脚疼摸脚。>
所以这个庙会的特点就是病人多。>
到底管事儿不管事儿没人知道,反正过去的人都信。>
六月的中顶庙会是一个农村风味的庙会,也是各地“老会”耗财买脸的主场。>
庙门外,不但卖农具的多,卖农副产品的多。>
就连茶棚也是由各个“老会”赞助的,香客可以白喝。>
同时那些“老会”也有了可以正大光明炫技的场所,他们会在庙里的第一大殿轮流表演。>
什么五虎棍,少林棍,枪刀对打……都有。>
和妙峰山庙会不同,这时打架的倒少了,纯粹是文比了。>
七月的江南城隍庙最为热闹,讲究的是城隍出巡。>
所以这是各地“老会”的高跷竞赛,但也最容易斗气打架的。>
要知道,大家得一同表演,偏偏水平不同,赛场又是在庙前不是庙里。>
群众给予不同程度的掌声,很容易会挑动“老会”的情绪。>
输不起的人,往往爱寻衅滋事,以拳头论输赢。>
此外,就是这一天的傍晚,还有全城为祭祀先人放荷花灯活动。>
京城有童谣,荷花灯,荷花灯,今儿点了明儿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天,北海、护城河、通惠河,只要京城有水的地儿,都要放河灯。>
到了八月,是以灶君庙的庙会来给全年庙会收尾的。>
不用说,灶王爷是厨子茶房的祖师爷,所以饮食行业的人都要来祭拜。>
那这个庙会的饮食也就比较有特色了,有的庄馆会给祖师爷增光,来庙前摆摊卖点拿手的吃食。>
茶房这一行的专有茶食,这一天也会在庙前售卖。>
而且因为和中秋临近,卖兔儿爷的也很多。>
再此之后,天儿一凉就不会再有庙会了。>
因为不管僧道尼,开庙会的日子,比如要选择春夏秋,宜人出游的日子。>
冬天办庙会,除了正月年节时下是个例外,其他时间都缺乏群众基础,肯定会影响收入的。>
至于京城里常年举办的,每月都按日子口轮轴转的,其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