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4章 劝降之策(1/3)

黄纵乃是这一次被赵桓带到了江南的官员之一,甚至赵桓都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

他是新科进士之一,补从事郎,尚且还未有真正的官职和职权,可以说是一个实打实的官场新人。

相比较于那些老臣们的“妥当”和隐忍,黄纵作为新科进士,他可以说从上到下都透露出来了蓬勃的朝气。

甚至于他都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封兵论准备上书朝廷,从而让朝廷看重,将他调入军中。

相比较于其他文臣对于军中的唯恐避之不及,黄纵是个另类,他向往军中,甚至想要进入军中之后能够大展拳脚。

他有这个心,也有这个本事。

在岳飞和赵桓提出来要劝降众多洞庭湖义军将领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是唉声叹气,甚至已经在想办法怎么拒绝或者干脆逃亡糊弄事情。

只有黄纵觉得这件事情简直就是妙计!

莫要看那杨幺动辄就说自己乃是大楚的大圣天王,还弄出来了一个什么太子,还封赏了官职。

但说到底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们压根就是一个联盟,只不过杨幺太耀眼了所以让人们将这件事情掩盖过去了而已。

不说其他,除了那军师黄诚之外,其麾下的主力大将杨钦乃是当年的洞庭湖水匪,杨广是跟随钟相的老人,算是降服钟相并不算是杨幺麾下。

至于那慈利陈寓信、松滋李合戎、澧阳英宣这些人更不用多说,都是当地豪强。

只不过他们有这份儿野心,却又没有这份儿能力,所以才聚集在一起,在钟相的身边,在杨幺的麾下报团取暖。

若是之前钟相还在,这所谓的大楚上下一心,军士赴死,那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可如今杨幺肆意妄为,闹得身边人都开始出现意见了,这个时候这种情况的问题也就出现了,他们连家眷都在自己的身边,更是各自结营,各自驻守一方。

这代表着若是他们真的有点什么想法,杨幺便是想要快速的解决,他都很是困难,而这就是岳飞敢于说出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劝降洞庭的原因。

不是没人知道杨幺不降,甚至面对他们的朝廷和金人的朝廷乃至刘豫杜充的使者,他都直接刀子进去尸体下去。

可这一次岳飞对准的不是杨幺这个死硬分子,这一次他面对的是杨幺麾下的诸多将校。

黄纵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而岳飞和赵桓看着那逐渐离开,各自聚集的朝中命官脸上都露出来了各自的笑容。

劝降杨幺麾下的众多将校自然是要劝降的,但是指望他们...那除了坏事之外别无选择。

可赵桓为何敢于这般做而不担心他们给自己惹出来什么大麻烦。

说到底是因为他不害怕这些人会给他坏事,他感受这些人会直接分成如下几个流派。

其一,托病,抱恙,突然受伤,实在不行就中了降头,反正是死活不肯去,宁可被斥责,被嘲讽也要保住性命的。

这种人可用么?

可用!

他们虽然胆小懦弱,可这群人却也是明白道理,能够看出来这一次是机会也是危机,这些人明白这朝堂上最基本的一个道理。

挨打要立正,挨骂要闭嘴,或许能力不足,但可以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做些事情,只要在上面给他们悬上一把刀子,这些人就会明白什么叫做轻重缓急。

而且他们不会和这把刀子死战到底,这是中庸。

其二,真的出去,也真的不去的。

他们会以各种办法和理由将自己伪装成大宋的良臣忠臣,然后在外出之后找到理由回来表明自己的功勋卓越。

将自己未曾成功的原因扣在那洞庭贼寇的头上,告诉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