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4章 劝降之策(2/3)

桓,这洞庭湖乱匪完全没有任何劝降的必要。

他们就是一群贼寇,该千刀万剐的贼寇!

这种人不可用,甚至他们将会成为赵桓首先清除的对象。

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会撬动自己的这颗小脑袋踩着别人上位,盛世他们内斗,乱世那就是祸国殃民了。

这种人,该杀!

其三,就是那些真的去劝降的了,甚至会主动挑选自己的目标,比如黄纵。

这种人将会是日后的朝中骨干,不说其他,这种人不但有第一种人的眼光,能够看出来这是一场危机与机遇并存的选择,更是有着第一种人没有的胆略。

他们敢于拼命,敢于去冒险,然后敢于在这种时候做出自己的选择。

甚至于赵桓并不在乎这些人能不能成,他们有这个眼光就说明了他们的天赋足够,有这个胆略就说明了他们的本事足够。

最后若是不成,只能说还不到时候,这无须担心,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他们自然能够成为自己想要的那种人。

而如今的这个世道,最不缺的就是这个时间,这个机会。

当然,其实还有最后一种人。

那就是赵桓如今身边站着的老臣,张浚及其所代表的这一批人。

他们看得出来赵桓这么做的目的,但是他们知道自己不善于此道,相反他们有更加善于的地方。

比如为军中出谋划策,比如为赵桓查漏补缺,跳出来这个圈子,进入了新的境界之中。

这最著名的就是日后名臣张浚,他是政和八年的进士,张浚正经儿八百的登进士第,在朝中历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等职。

在历史上也是颇有贤明,其中最大的战绩就是经营川陕,虽于富平之战中大败,但他训练新兵,任用刘子羽、赵开、吴玠等人,也使江淮也赖以安宁。

之后虽然也有小胜,但是这个扯淡的性子总是和底下的将领闹的十分僵硬,最终导致大败。

所以对于这种人他并不适合军旅之中,他可以经营地方,也可以任用于朝堂。

不过张俊最让赵桓满意的是,他很佩服岳飞,总感觉岳飞这种人简直就是天下最好的将领,动辄就是朝着岳飞来一句,“岳将军真乃天人!“

搞得岳飞现在尽可能的离他远远的,总感觉这厮的眼神很诡异。

而张浚的身边也有着一批年轻官吏,也都是说得过去的青年才俊,他们各有手段,有善于军略的,有善于治政的。

这些人整体来说,有眼光有胆略有能力,还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些人赵桓还是会重用的。

包括这位争议颇大的张浚,只要不把他送到战场上,这就是个好臣子。

如今局势已经铺开,在孔彦舟之后,第二个针对杨幺的内奸已经被岳飞放了进去。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南征北战,年不过二十五的岳飞也因功除清远军节度使、荆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成为了大宋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建节者。

单说这一点,赵桓也要说历史上的赵构前期对岳飞是真得好,因为历史上岳飞就是最年轻的边疆重将建节者。

只不过赵构前期对岳飞有多好,后期就坑的他有多惨,赵桓觉得自己是不会这个样子的。

其麾下部将杨华如今已经在初次交战之中不慎被敌所“擒”,率先投降之后立刻将岳飞的诸多布置告知了杨幺,让其分兵立寨抵挡岳飞的进攻。

之后岳飞大军缓缓前进,对洞庭湖施压的同时,更是亲自潜伏进入了洞庭湖中,直接找到了杨幺的大将之一黄佐。

黄佐和杨钦黄诚一样,都是杨幺的主力大将之一,麾下兵马数万之众,更是有着不少水军精锐,当年跟在钟相身边就是一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