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吃个早晨也像坐席一样(2/4)
热的炕头,也没有赵有财梦中的掌声热烈。>
台下人头攒动,靠近架子台的地方,支着一架录像机,女记者苏香莲正在那里等着采访。>
而台上,赵有财胸配大红花,在他身前横着三具东北虎的身体。>
其中,一黑两黄、两大一小。>
这时,一个声音仿佛从天外传来:“下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我们的打虎英雄赵有财表示祝贺!”>
“哗……”掌声如钱塘潮信。>
“哈哈哈……”台上的赵有财仰天大笑。>
掌声随赵有财笑声而停,这时那个声音再次响起。>
“赵有财同志九岁上山,风风雨雨三十四年。四十三岁时,创下十枪击毙野猪十一头的辉煌战绩,从此名声大噪。>
在那之后,赵有财同志更是立志锄强扶弱,扫清虎患。如今他两枪毙三虎,威震岭南、岭西,两岭跑山人称其英雄盖世,故人送外号……”>
声音落下,四周鸦雀无声。>
赵有财于梦中想道:“我外号什么?大勇还没给我想出来呢。”>
……>
第二天,也就是1988年的1月10号。>
王美兰四点多钟就起来了,今天家里有客人,还是贵宾。>
按照当地的习俗,必须得包馅以表重视。>
昨天菜太多,李如海采购回来的狍子就没怎么吃。>
下午男人们还在喝酒的时候,王美兰吩咐赵玲和徐春燕,让她们将上午剔下来的狍子腿肉、腰盘肉剁成肉馅。>
和王美兰在一起混的久了,赵玲和徐春燕都摸清了她的路数。>
剁好的肉馅,不能直接调味、配菜,需要先用清水去洗,洗掉肉里含有的血。>
然后用笊篱将肉馅捞出,攥干后再和馅。>
这样做,费时费力。整个永安林区,只有王美兰会这么做。>
但不得不说,这样调出来的肉馅,没有一丝一毫的血腥味,再将剁碎的葱白和在里面,放适量的调料调味。>
面是昨天晚上发的,这边蒸饺是烫面,发面不是蒸包子,就是烙馅饼。>
王美兰选择两样都要,反正包子改馅饼也不费劲。>
先包好包子,然后一手托着包子底,一手轻提包子褶,然后再擀成馅饼。>
提那一下,是为了让褶处死面变薄,这样馅饼里没有太厚块的死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馅和面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干活也不会发出太大声音。>
但西屋有客人,而且王美兰自己也忙不过来,于是抱着盆去了隔壁。>
这时候,金小梅、李大勇都起来了。>
王美兰到的时候,两口子已经从豆腐坊把豆浆、豆腐脑、大豆腐、干豆腐都换回来了。>
然后,金小梅、王美兰动手包包子,李大勇出门翻墙到赵家,抱柴火点着大灶,烧水准备蒸包子。>
一个个白胖白胖的大包子,转圈摆在高粱杆盖梁上,金小梅和王美兰小声嘀咕,道:“嫂子,过两天你还得组织我们扎一批这个盖帘子,要不然不够用啊。”>
“不够用吗?”王美兰一边捏着包子褶,一边说:“阳历年前,咱几个扎二十个呢。”>
“那够干啥的,嫂子?”金小梅道:“我听宝玉说,年前放假以后,他们小哥几个要上山。>
到时候多整回来野猪、狍子啥的,往外头冻肉,不都得拿盖帘子托着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