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吃个早晨也像坐席一样(3/4)
这话是冲王美兰来的,别人家冻肉直接往雪地里一扔,冻两三个小时,出去从雪里往缸中捡冻好的肉块就行了。>
但王美兰不干,剔下来的肉必须码到盖帘上,然后一盖帘、一盖帘地拿出去冻。>
有时候,冻好的肉沾到盖帘上,还得拿刀背去翘。翘不好,就把盖帘翘坏了。>
“我不想让他们抓野猪了。”王美兰将包好的包子放在盖帘上,说道:“年前那野猪都贼老瘦的,那也不好吃啊!”>
深秋、初雪之间,刚抓膘的野猪最肥,肉也最香。>
冬天越靠年跟前,那野猪肉越瘦越不好吃。>
“嫂子,那你啥意思?”金小梅道:“咱买两头猪啊?”>
“哎呀,到时候看看吧。”王美兰道:“我让小军他们尽量可黄毛子、隔年沉抓。”>
金小梅瞥了王美兰一眼,心想你家小军能听你话,这帮人也能听你的话,那黄毛子、隔年沉还能听你的?猎狗还能听你的?>
心里这样想,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金小梅也不敢说。>
“嫂子。”金小梅说的是:“到时候张罗抓猪,让我家如海去办这个事。”>
金小梅说的这个抓猪,和赵军他们上山抓野猪不一样,而是去养猪的人家抓。>
“唉呀!”王美兰手忙着,就一扬下巴,道:“拉倒吧,可不用你家花钱了!”>
昨天金小梅出钱买狍子什么的,王美兰要给她钱,金小梅说什么都不要。>
“没事儿,嫂子。”金小梅道:“那也不能天天吃你家的。”>
金小梅说这话时,心里满是苦涩。昨天李如海献计,提议给赵军买手表。>
金小梅感觉此计甚妙,想着李大勇回来,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李大勇。>
没想到,赵军先回来的。而赵军回来的时候,手腕子上多出来一块表。>
金小梅旁敲侧击地一打听,才知道是张援民两口子给赵军买的。>
而且不光赵军有,就连马玲都有一块。>
又一条路被人堵死了,这可把李大勇两口子愁坏了。>
他们在一起吃喝玩乐的,一共是七家人。>
赵家不算,他家是收礼的。老太太也不算,因为她连棺材本都给了赵军。>
这样一来,其余五家里,王、林、张、解四家都给赵家买了东西,就剩他们老李家没买了。>
这样的局面,让李家人根本无法接受。尤其是李大勇和李宝玉,他们父子一个认为赵有财是自己亲哥,另一个认为赵军是自己亲哥。>
……>
临近六点的时候,赵家西屋的客人陆陆续续都起来了。>
冬至以后,天是一天比一天长,天亮也比原来早了。>
但这时候,天还没亮呢。>
周春明拉开窗帘,就见外面灶坑里火光通红。>
借着火光,几人都看到了两口冒着白汽的大锅。>
包子都蒸上了!>
众人纷纷出屋洗漱、上茅房,等他们收拾完。>
包子出锅!>
一人合抱的大盖帘,上面摆满了热气腾腾的包子,由赵军、李宝玉、解臣三个人、六只手,拿六根筷子别着帘子一起发力,才将这一盖帘的包子送进屋里。>
盖帘直接放在靠边站的桌面上。>
包子不是很白,微微发黄。>
但这不是碱大了,而是农家小麦自磨面粉就不是特别白。>
这时,李大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