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九章 从来没有成王败寇,只有寇败王成(1/2)

得益于永乐年间,仁宗皇帝朱高炽以太子身份长期监国,大明制度设计里,对于监国的权力,都有清晰而明确的规定,朱翊钧直接把永乐年间的旧案翻出来就可以用了,不用进行制度建设。

大明皇帝朱翊钧,对于所有大明人而言,他是皇帝,但对于朱翊镠而言,是皇兄。

朱翊镠对父亲的记忆已经极为模糊了,毕竟那时候他还是个穿开裆裤的小孩,他能够学习、模仿的对象就只有皇兄,长兄如父,朱翊镠亲眼看着自己的皇兄,十二年如一日,浴血奋战、勤勤恳恳的为着大明再兴废寝忘食。

在朱翊镠心中,自己的皇兄是伟岸的,圣君明主也就这个样子了,在朱翊镠心里,整个大明的圣君明主,陛下是第一人,因为陛下这个时候还活着,朱翊镠只见过皇兄。

皇兄左手矛盾说,右手阶级论,有张居正辅弼,戚继光在侧,依旧是如履薄冰,始终小心翼翼的履行着一个身为皇帝的职责。

这些贱儒!他们非但不感念圣君在朝,整日里放罗圈屁!骂陛下是暴君!是亡国之君!是独夫国贼!

朱翊镠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这种指责!

他不知道皇兄留下这些个摇唇鼓舌的贱儒干什么,但让他监国,他片刻都无法忍受这些贱儒的胡说牒,还需事由,何人放行?不可不察。”

李成梁没说话,侯于赵愣了愣,熊廷弼和自己想的一模一样,大明的关隘是摆设不成?!

“这没什么,朕知其详。”朱翊钧看着熊廷弼说道:“之前朝鲜一年多贡,边方关隘松弛,未曾对朝鲜使者设限,以商贾、探亲、访友等为由,皆可过关,不必过分苛责。”

大明对朝鲜不能说不设防,关隘几乎不会阻拦,所以朝鲜商贾常年往来,虽然去年停了一年多次朝贡,但并没有断绝商路,所以使者入关这件事,朱翊钧能够理解,也不准备过分稽查。

有的时候,水至清则无鱼。

“还有吗?”朱翊钧继续询问熊廷弼的看法。

“还有就是…宁远侯不该见这朝鲜使者。”熊廷弼看了看李成梁,犹豫了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私见外使,这是军头行为,李成梁真的是军头当习惯了,居然敢见朝鲜使者。

“如此。”朱翊钧看向了李成梁,带着笑容说道:“宁远侯,熊廷弼的意思是,这见了朝鲜使者,没事,都会变成有事,明知朝鲜使者不怀好意,如此轻易会见,恐怕朝中御史得知,又要连章弹劾了。”

“不过没事,朕在万历二年特许过的,御史闹腾起来,朕来应对就是,宁远侯勿虑。”

宁远侯见藩国使者这事儿非常的犯忌讳,因为涉及到了阴结嫌疑,尤其是李成梁手握重兵,但问题不大,因为朱翊钧特别允许。

万历二年李成梁风雪克平古勒寨,朱翊钧就以军情急如火,给了李成梁在辽东联系朝鲜为策应的权力。

那会儿的女真人,可一点都不像现在埋在土里这么乖巧,擅杀大明将校官员,攻打大明关隘,劫掠边方,军情急如火,如果真的需要朝鲜策应,的确需要李成梁和朝鲜使者直接沟通。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当初决定要用李成梁,朱翊钧就没有过分的限制。

“臣谢陛下隆恩。”李成梁心里那块石头落地了。

李成梁见朝鲜使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偶尔还会拿点朝鲜的贿赂,行点方便,以前见也就见了,彼此亲如一家,但这次,形势已经变了,他见使者心里其实也在打鼓,在见与不见之间李成梁选择了见,并且在对方说明来意后,当场将其拿下。

“熊大,你做事要向宁远侯学习,要圆滑一些,有些原则,该碰也要碰的。”朱翊钧看向了熊廷弼说道:“很多规矩要守,但有的时候,不能被规矩所束缚,动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