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章 陛下圣恩眷天下,贱儒无德信口言!(1/2)

做人要有始有终。

李成梁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大明王化辽东的阻力,就打算离开,但是在离开之前,李成梁进行了一番精心的谋划,打算让反贼自己跳出来,然后狠狠地收拾一顿,让整个辽东安静五十年。

这就是有始有终,不给帝国留下一个烂摊子。

这番谋划真的很好,朱翊钧鼎力支持,大明甚至都不用调派京营,就可以做到,只需要辽东偏师。

唯一让朱翊钧有些无奈的就是李成梁没有明说,哪怕是撒泼耍赖,要留在京师,李成梁也没说,这是出于对文臣的忌惮,同样是出于自保。

一旦谋划失败,或者说这种谋划出现了意外,比如大明在萨尔浒被这些臭鱼烂虾击败,如何是好?

“王如龙可堪大任?”朱翊钧询问戚继光的意见,戚继光是大将军,戎政重大人事任免,自然要找戚继光询问。

“如鹰鹯之逐鸟雀,又何畏焉。”戚继光十分平静的说道:“王如龙自义乌至臣帐下,其一生莫过于勇、猛、狠。”

王如龙在义乌募兵时投入戚继光麾下,自此之后大小五十余战,是戚继光手下的一把尖刀,王如龙到辽东,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如此,那就遣王如龙往辽东便是。”朱翊钧答应了下来。

朱翊钧又和熊廷弼聊了几句,皇帝的意思是让熊廷弼在京师专门准备秋闱,也就是考取举人功名,但熊廷弼拍着胸脯表示,他在绥远也能准备科举,不会耽误。

大明皇帝在日暮时分回到了通和宫御书房开始处置奏疏。

“诶,这申时行为何还是没有官复原职啊?不是以督造快速帆船、安定浙江之功,官复原职了吗?”朱翊钧看了看职官书屏,看到了申时行还是五品郎中,大感惊奇!

这巡抚两地,五品郎中,成何体统?

一条船翻了,一百多方的柚木沉入了大海之中,申时行急的百爪挠心,商总孙克弘相助,算是侥幸躲过了一劫,按考成法,申时行应该结束了惩罚期才对,可职官书屏上,申时行还是五品。

“申巡抚有点倒霉。”冯保无奈的说道:“督造快速帆船的事儿,晚了三天,是十二月二十字狱,而是在普遍没有接受教育的万历年间,这些个读书人如此摇唇鼓舌,真的会影响到大明政令的推行,这是必要的新闻审查机制。

自由从来不是无拘无束,自由也从来不是让人毫无根据的抹黑、造谣、散播谣言而没有任何的惩罚。

“臣遵旨。”万士和俯首领命。

廷臣们看向了朱翊镠,就这位主儿对贱儒这个态度,大明皇帝离京,朱翊镠彻底没了约束,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动静来,那帮习惯了宽松的贱儒,恐怕要遭大罪了。

“陛下下章兵部问,王如龙调任辽东任总兵之事,兵部部议,王如龙久历战阵,抗倭灭寇冲锋在前数十载,应昌戍边数年,忠心天地可鉴,以勇猛著,有社稷功,可安辽东。”曾省吾代表兵部回复了陛下的询问。

“内阁赞同。”张居正代表内阁表态,内阁已经充分讨论了此事,本来张居正的意思是再给王如龙配一个来自宣大、绥远的副总兵,这样一来,也不会出现,辽东戎事上李成梁一言堂的旧事,但最终内阁还是认为王如龙还是不要有太多的掣肘的好。

万一打起仗来,总兵副总兵意见相左,贻误战机,就坏事了,最终副总兵还是王如龙的老伙计吴惟忠。

至于权力交接,李成梁已经安排妥当,由副总兵秦得倚、参将孙守廉率领辽东客兵一千五百人前往应昌换防,形成了新的辽东客兵。

内阁、兵部、吏部、五府、奉国公戚继光、宁远侯李成梁在京经过了数日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如此换防。

“宁远侯请命随陛下一起下江南,他说…”万士和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