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895.顶梁大柱(1/2)

研究部门在一项一项攻克难关时候。

名为《新味》的厨王大赛的筹备也进入了最后阶段。

许多地方的老饕们中间,开始流传一个消息……

比如梁启元和侯晖。

他们都是福建漳州人。

梁启元主业是厨师。

侯晖是美食作家。

不过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另一个身份,美食家,并自称为老饕。

今天侯晖意外得到了一条野生大黄鱼,这可是好东西,赶紧拿到老友这边分享。

梁启元见到大黄鱼,同样是爱不释手啊,当场把店关了,亲自下厨做了一道大黄鱼吐银丝。

做好之后,两位老饕对坐无言,默默共享美食。

“听说了么,又有个电视台想弄厨王大赛。”梁启元吐出最后一块鱼尾后,聊起了近日热门的话题。

侯晖撇撇嘴,冷哼一声,“没意思,全是在瞎搞。”

这也是老饕们对这类节目的一致观感。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特别喜欢厨王大赛,厨师比赛这类节目,期期不落。

但渐渐地,都不愿意看了。

一个一个的都是啥玩意嘛。

本来挺好的节目,没两年全都在“改版”,全都在“革新”。

偏偏改着改着,把“美食”给改没了。

厨艺大赛,没了美食还叫厨艺大赛么?

要看你那些蜻蜓点水似的,干巴巴念叨的文化啊人文关怀啊,我看《舌尖上的中国》不好么。

还有综艺导演们似乎是觉着“纯粹的看上去很无聊的做菜过程”,有意的避开做菜环节,还追求什么美食+明星、美食+访谈、美食+音乐、美食+经营这些乱七络上个人做的做菜视频好看。

反正现在正规的厨艺节目越来越少,近些年几乎没了,即便有,也冒不起水花。

作为对比,网络上的美食博主却越来越多,各路顶级名厨也纷纷下场,热火烹油一般,播放量还都挺多。

说明不是观众不爱看,就是那些节目做的烂。

“白瞎了那手艺,前两年我记着高柄义还参加过呢,多好的手艺啊,拍的那么烂,真不如看老饭骨呢,没意思……”

侯晖最后评论一句,饭局散去。

——

结果没过几天,侯晖又来找梁启元了,还有些不好意思。

“那个,上回说的厨艺比赛节目,我打算报个名,一起啊。”

梁启元面露不解,“你不是说那是噱头,没意思么?怎么又要参加?”

说完连连摆手,“不行,我的手艺我知道,本地都排不上号,参加不得比赛。”

侯晖摇摇头,“不是参赛,是报名当评委。他们这回全是专业评委,要二十个美食家,五位名厨,现场打分。参赛的都是顶级好手,国宴大厨。上回说的高柄义也参赛了,别的不说,能有幸尝尝高老的手艺也值啊。”

前面还好,但听到高柄义的名字,梁启元来了兴致,“怎么回事,详细讲讲。”

“是这样的。”侯晖清清嗓子,喝了口茶水,准备好长篇大论。

“这回不是电视台组织的,是去年拍《寻味》的那家。《寻味》拍的好啊,真讲好东西,介绍的那个吃药材野果,喝山泉,能上树能游水,能斗老鹰的乌鸡,我还买到一只,美味。还有先秦牧马草场的牛、山城五花七层的猪,好味啊,好味。”

侯晖关注的主要是寻味中介绍的食材。

而梁启元作为一个厨师,注意的却是另一个方向。

“三位大厨手艺也是真好,不同派系理念差异,三岔路分开,却又殊途同归,让我在厨艺一道的理解受益良多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