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次东出(3/4)
,前往明地,可有此事?”>
楚歌点头道:“确有此事,明庭如今名存实亡,清人不得人心,正是我大乾增土扩地的最佳时机,朕不想放过。”>
蔡邕道:“陛下,打仗自有军中将领为陛下分忧,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又何必次次亲征。”>
一听这话,楚歌还以为蔡邕是担心他的安危,不过对方不知道他升级需要亲自杀敌,或者亲临现场,统帅麾下士卒杀敌。>
若是独坐龙椅就能轻松升级,他又怎么会闲着发慌去前线呢。>
一念闪过,楚歌笑道:“蔡大人无须担心朕的安危,朕自有分寸。”>
“陛下,臣不是担心陛下的安危,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陛下做。”蔡邕的否认,倒是让楚歌有点诧异。>
“更重要的事?”楚歌奇怪道,“何事需要朕亲自处理,皇后和朝堂诸公都决定不了吗?”>
“其他人自然决定不了。”蔡邕诺诺道,“陛下,您该有子嗣了。”>
楚歌一愣。>
又听蔡邕继续道:“天家子嗣关乎社稷,天下百姓和朝中大臣期盼已久,望陛下早日诞下龙子。”>
看着蔡邕眼巴巴的眼神,得,楚歌都不想和对方解释了。>
很显然,这不是蔡邕一个人的意思,而是代表朝堂大多数人的意思。>
确实,古代帝王的子嗣是朝臣和百姓很关心的一件事。>
毕竟皇位的交替,下一任皇帝的好坏,可是直接关乎天下兴衰的大事。>
楚歌又不能和所有人解释他长生不老,不急着要孩子。>
况且说了也没用,没有亲眼见证,说了这话,也没有几个人会相信的。>
甚至那些忠心国事的朝臣更会忧心忡忡,担心他这个皇帝年纪轻轻就想追逐帝王的长生之梦。>
好吧,既然解释不清楚,又懒得解释,那么只能趁着出发前,努力造小人了。>
秋去东来。>
临近年关的时候,蔡琰和貂蝉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两人双双怀孕了。>
这也让楚歌松了口气,原来多次同床,不见两女怀孕,楚歌还担心他数据化后的身体,是不是和项少龙一样,因为穿越的原因无法让女的怀孕呢,这下放心了。>
消息传出后,可谓是举国欢庆。>
加上又是过年时期,各地自然更热闹。>
大家美其名曰,为将来的皇子庆生。>
大乾五年。>
新的一年到来,楚歌陪怀孕的两女呆到三月份,这天终于启程赶往东海。>
不过在出发之前,楚歌去了一趟洛阳书院。>
在这里,他先是和庞统就发电机的问题就行了讨论,又鼓励了诸葛亮继续研究他的电磁学。>
最后,他走的时候,带上了孙策、周瑜、司马懿、徐庶等几个年龄稍微大点的人。>
这些绝世天才,虽然相比原来的历史,经历有所不同。>
可楚歌提供的成长环境倒是更好,为了不让这些人长歪,这次出发前往明地。>
楚歌带着周瑜等人当实习生,让他们亲自参与战略战术的制定,以及感受战场气氛。>
这时代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同义词不过是走出去看看,增加增加见识,大乾有这个条件,楚歌也能保证几人的安危,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对此,被选中的几人可高兴坏了,其他留下的小弟弟们,却是羡慕不已。>
书院里剩下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